• 回首頁
  • 會員專區
  • 訪客留言
歡迎光臨
「台中大坑文化觀光數位導覽系統」

為你介紹所有大坑的美,不僅包含了有名的觀光景點,還有所有熱門的大坑美食,讓所有想認識大坑的朋友能進一步了解大坑所有的一切,未來我們會讓所有想知道大坑的觀光客,提供你最方便的諮詢服務,以及最棒的旅遊指南。

另外我們的專題團隊
有在facebook創立粉絲團
關鍵字為[大坑食尚遊]

體驗大坑的美,及享受大坑的美食
都在我們的大坑食尚遊裡面

想更深入了解大坑
歡迎諮詢中臺科大專題小組
  • 最新消息
  • 大坑景點
  • 大坑美食
  • 大坑生態
  • 人文典藏
  • 影音專區
  • 會員專區
  • 討論區

  • 生態名稱:破布子(植物)
  • 學名:Cordia dichotoma G. Forst.
  • 英名:Bird Lime Tree
  • 科名:紫草科、破布子屬
  • 目名:
  • 俗名:破布木、破子、樹子仔、破果子
  • 編輯日期:2012/08/19
  • 人氣指數:831
生態介紹


原產地與分布:



  原產中國南部及印度,馬來西亞,澳大利亞,菲律賓,琉球及台灣。在台灣,其栽培地區以南部較多,以台南市、嘉義縣較多,其他各地都有零星栽培。近年已逐漸規劃生產,東部花蓮、台東栽培面積迅速增加。



名稱由來:老葉色澤暗淡,狀似破布,因而有「破布木」之稱。



特徵:



  (1)植株:葉性中喬木,全株被褐色粗毛,樹皮灰白色。



  (2)莖和根:老莖有明顯裂痕,新長的枝幹有明顯的白點;樹枝多數,圓柱形,直立或斜上昇。



  (3)葉:單葉互生,葉形為披針卵形至寬卵形,紙質,葉緣為全緣、波狀或偶而疏細鈍齒緣;表面略粗糙而常有鱗痂,呈有光澤的綠色;背面淡綠色。每年12月時,葉轉黃,年底就只剩枝條,來年吐露新芽,全株幼嫩部分,有褐色絨毛,以手觸之容易脫落。



  (4)花:聚繖花序,頂生,黃白色,新芽長出後20天開放。



  (5)果:核果,橢圓形,中果皮多汁而透明,含乳白色粘液,內有種子一枚。每年六、七月間成熟,果實成熟轉成金黃色,核果球形綠色。



用途:破布子兼具食用藥用價值,具有開脾、健胃功效,是下飯最佳佐菜。



紀事:



  平地上的破布子大多數是栽植的;據說採收後的枝條假如沒有鋸掉,來年的結實率會很差。一方面樹矮也便於採收,所以農人在採收後會修剪枝條,導致一般見到的破布子樹都不高,而且人的高度以上長滿了細小枝條,再加上破布子的葉子上常有蟲蠳,使葉子顯得很不平整,遠看很容易辨認。



  破布子的產期與土芒果產期略同,約在農曆五~六月之間,果實由青綠變金黃色即為成熟,此時果核外會有類似漿糊的黏液。據傳聞破布子有解毒功效,在芒果盛產期一般消費者吃太多芒果,會產生過敏或長瘡,就吃鄉土口味的破布子來解毒。記得小時候,每當母親在熬煮破布子時,總會禁止小朋友在一旁吃芒果,理由是破布子碰到芒果時會無法凝結成塊,至今想起不知是否真有其事。



  一般破布子的成品有塊狀及粒狀二種,都是利用成熟的果實製作。塊狀的破布子在煮熟的過程中需攪拌至黏液流出,並加入食鹽幫助凝結,多用於炒蛋;粒狀的破布子在煮熟的過程中需保持顆粒的完整,瀝乾後浸泡於調味料的溶液中,多用於清蒸鮮魚。不管哪一種做法,蔭油、冰糖及薑都是少不了的調味料。



參考資料:

http://www.hljh.tcc.edu.tw/teach/校園植物/破布子/破布子.htm



(本文轉載自:台灣大百科全書 此篇 以及 此篇)




GOOGLE MAP
影音分享

教育部100學年度教學卓越計畫/中臺科技大學版權所有 Copyright by CTUST All Rights Reserved.